平川镇:党建引领促发展,勇毅前行谱新篇
2022年,平川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总基调,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为基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就业为支撑有效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有力推进乡村建设,以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和关爱服务为抓手着力促进乡村治理,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迎考的姿态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树牢“一盘棋”思想,凝聚“一条心”共识
平川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三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突出底线任务。坚持办(室)中心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强强联合原则,确保各种资源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每周制定工作提醒和工作清单制度,在领导碰头会、镇干部例会、推进会上安排部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通过对各村村户档案资料以督查和互查的方式分类分策有序推进,形成了“部署+督查+整改”的工作模式,力促存在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持续做好工作任务落实及后评估工作迎考工作。以政策培训促工作落实为目标,强化对办(室)中心负责人、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以及村干部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工作的培训力度,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专项+常规等方式,着力在基础业务、专项排查、脱贫户收入测算、医保、兜底保障、金融帮扶、后续扶持上强化培训,确保政策指导人员和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攻坚政策做到“一口清”,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召开线上培训班8场次,线下培训班40场次,走访群众3620余人次。
紧盯“一条线”关键,巩固“一成果”成色
紧盯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关键,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色。持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全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和住房安全实现全覆盖。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采取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带动生产、帮助产销对接、收益分红等方式,与脱贫户建立紧密且广泛的利益联结关系,定期跟踪分析联农带农成效,持续享受产业增值收益。鼓励和引导脱贫户、监测户242户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等庭院经济,452人实现稳定就业,落实跨省就业补贴15人9000元,切实实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增收。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5.85万元、产业扶贫分红资金28.13万元。严格落实“831”防返贫监测机制,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三类重点对象”专项排查、“十聚焦十到位”专项行动,制定“一户一策”108户,建立疑似风险库242户778人,动态预警库13户45人,纳入监测帮扶对象2户5人。充分发挥帮扶工作队作用,切实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坚持吃住工作在村,不断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参与疫情防控、做好防汛救灾、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急难愁盼事等工作中发挥驻村帮扶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153件,化解矛盾纠纷93件,单位及个人自筹资金7.2万元。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进一步丰富“八抓八比”载体,扎实开展“一行动一活动”。细化村户档案资料目录清单各项指标内容,规范整理20个类别71项村级资料和26类户级资料,健全453户脱贫户“一户一档”。严格按照整改工作要求,认领整改完成国家及省市反馈3批次52个问题。聚焦整、查、改目标,坚持以问题导向促问题整改,到村开展检查5轮次。通过岗位大练兵的方式组织包村干部开展资料互查3场次。
夯实“一行动”基石,凸显“一治理”效能
平川镇高站位谋篇布局,高标准统筹推进,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委托甘肃四维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兰州昌佳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合法性、合规上高度统一,因地制宜精心编制完成了九个村聚集提升类集产业培树、设施布局、文旅发展、自然资源等要素相统一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着力打造以黄家堡村、平川村为主的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五里墩村、四坝村为主的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力推进平川镇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创建。紧盯乡村建设三大类23项指标,整合项目资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张罗路“翡翠田园”特色风景线打造,结合农房抗震加固项目,改造黄家堡村、四坝村“简约中式”风貌示范点8个410户,高标准建成公交换乘站一处,完成自然村组道路建设16.71公里,新架设路灯216盏,铺设污水管网12公里,新建改建公共浴室4处,改建村级综合服务场所9处,新时代活动实践站7处,持续完善学校、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乡村舞台、文化广场、电商网点等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认真学习贯彻《清单制工作指南》,归纳梳理资料台账,将基层管理服务事项以及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细化为清单,明晰职责边界,编制操作流程,明确办理要求,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具象化的乡村治理方式,挖掘提炼典型案例,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修改完善10个村村规民约,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传、公示、评选等,使村规民约成为群众行为规范、褒扬先进、鞭策后进的自治规章,充分发挥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和时代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全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强化“一资金”保障,提升“一招牌”形象
持续加强资金项目实施调度,把投入力度、支出进度、绩效评价作为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加强资金项目实施情况督查检查,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提前启动2022年项目库建设,加大对乡村建设示范村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建设需求得到保障。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工作,对2021年以来衔接资金投入形成的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并分类建立台账,目前登记到户类资产12个、公益性资产1个,已全部录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进行后续管理,实现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持续深化金融帮扶助推作用,累计发放小额信贷90户428万元,申请富民贷168户2255万元,落实富民贷59户669.3万元。聚焦中心工作,挖掘特色亮点,总结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省市县乡村振兴局网站以及其他媒体推介,持续提升水乡平川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风帆扬帆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2023年,平川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四个不摘”“三个总体稳定”要求,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常态化开展“三类户”动态监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用足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贷等政策,加强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效衔接项目等,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好“特色、生态、振兴、开放、民生”牌,围绕“一条街、一群牛、一块田、一个家”四个一重点工作,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贾兰蓉)
编辑:沈欢欢
审核:单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