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 简体 |
        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政府信息公开 > 新华镇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新华镇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新华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 总结的报告

        索引号
        620723005/2023-0000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新华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12-08
        是否有效

        新华镇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新华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的报告




        新华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新华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强县域行动的使命担当,以乡村建设行动为主线,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巩固拓展“4+1+N”产业布局,聚集资源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稳定支柱产业发展。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按照市场化配置要求,全镇11个村与7家制种企业落实面积3.7万亩。推广“两茬轮作”模式,播种优质小麦2118亩、连片200亩以上示范点2个,落实大豆带状复合种植62亩。二是稳定沿路特色产业规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围绕增收效益高、观光效应好,通过集中流转土地8500亩,大力发展制种葵花、甜叶菊、高原夏菜等规模化、连片化特色种植,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三是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树牢全员招商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9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3600万元,规划新建明泉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园,新建连栋玻璃育苗中心1座6700平方米、冷库1座1500立方米、日光温室21座6.5万平方米,运用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生产,目前正在平整土地、架设水电管线。支持甘肃美加农畜牧科技公司和牛养殖项目,新建圈舍一栋,已存栏和牛1000头。鼓励镇内丰恒农牧专业合作社批量肉牛营销,带动肉牛产业扩量增值,新建跨村养殖小区1座,完成道路铺垫和水电架设,建成养殖圈舍29栋。

        (二)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推动人才振兴。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培育“土专家”“田秀才”60名。结合全镇产业发展实际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整合农技、农机、劳动力技能等内容,按照“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培训”的原则,制定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四型”技能培训计划,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分时段,根据劳动者实际量身定做“培训菜单”、制定培训方案,开展以电工、焊工、挖机、装载机、园艺、中式烹调、农业技术推广、拖拉机驾驶等培训科目的技能培训,营造了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和举办各类劳动力技能培训班7期382人、创业培训班1期30人。组织参加全省防返贫监测视频会6场次118人,组织乡村振兴促进法培训班1场次45人,开展乡村振兴应知应会测试2场次。今年共输转劳动力5115人次,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379人,全面完成2022年劳动力输转任务。按照人社局《关于开展创业新秀和新锐创客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调查摸底、个人申请等申报创业新秀8人。

        (三)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推动文化振兴。持续推进主题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打造“逢五相约”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探索形成了“12345”实践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条主线;注重“传播”“载体”二个特色;抓好人力、阵地、活动三个资源;健全协调、服务、责任、监督四项机制;落实“学、宣、践、乐、化”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大喇叭”、“今日新华”无线广播等作用,实现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书记讲党课、干部讲政策、能人讲技术、百姓讲变化、模范讲事迹“五讲”模式,开展送文化、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等志愿服务活动120次。扎实开展各类各层次理论宣讲,深入挖掘培养农村“新乡贤”、道德模范等身边好人,利用乡村记忆博物馆、红西路军三道柳沟战斗遗址等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感悟道德力量,自觉坚守价值导向和道德标准,促进乡风文明。

        (四)全面整治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宜居。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建设、彩虹家园建设等发展热点主题,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明确主攻方向、找准发展路径、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彩虹家园建设。一是坚持高质量住房示范引领。秉持“江南水乡”特色基调,坚持规划设计衔接配套,全覆盖开展跨村宣传动员,续建“幸福港湾”二期高质量住房24套。二是着力抓实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坚持规划先行,整体谋划集镇及周边3个市级示范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风貌改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已完成初审。紧盯3大类25项创建任务查漏补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全镇19.014公里村组道路建设已全部完成;宣威村、向前村12.8公里污水管网已开挖回填完毕,入户改厕245户。三是提升集镇服务功能和集聚水平。完善集镇发展和棚户区改造规划,实施棚户区二期项目,计划拆除老旧房屋75户,新建多层住宅1栋,续建商铺3栋,配套建设绿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对集镇政府路进行铺油罩面,提升集镇整体形象。镇上成立专班,对接完成可研编制、入库批复、环评稳评、土地手续等前期手续办理,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坚持建新补齐空缺、改造提升颜值,聚力提升集镇主入口街道西街路整体形象,通过争取项目建设“专兼结合、一专多能”应急综合广场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公交客运首发站已完成主体建设;对集镇规划区内宣威一社18户农宅及西街路沿线12户住宅、商铺、机关单位实施风貌改造。四是着力建设彩虹家园。以高速、高铁、312国道沿路沿线为重点,面上抓农房脏乱差整治,示范抓一体风貌改造,胜利、向前、新柳等村195户沿路沿线后院完成改建,西街8社风貌改造已全部完工。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12345”常态化整治机制,不断提升沿线颜值。

        (五)筑牢基层堡垒,强化组织振兴。全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以“四抓两整治”为措施,深入推进“四推四提”党建工程,突出强化“五大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创新“党建+”模式,组织开展“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攻坚年”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宣传贯彻,加强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理论宣讲,扎实开展“三进三问三查”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咨询问政活动,突出问题导向,下沉“乡村夜访”,统筹帮办实事、解决难题。二是强化实践锤炼。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扎实开展“戴党员徽章、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推行“固定党日+志愿服务”模式,把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一老一少一困”关爱服务行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加强党员党性实践锻炼,引领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三是推动融合发展。组建肉牛产业联合党委,按照“联合党委+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农户点单、党委派单、协会接单”方式开展养、技、销一体化服务,带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壮大。采取“支部+公司+农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等模式,鼓励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党员集中流转土地,鼓励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公共地段绿化带管护工作,切实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六)落实“五共三治”,推动治理有效。创新基层治理“网格+”机制,为106名专职网格员统一配发“蓝马甲”,坚持“一员多用、多员合一”,全面推行“五个一”工作模式,扎实推进镇村“六有”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undefined“三无”单位创建,积极推行“五共三治”社会治理模式,结合矛盾纠纷和undefined问题专项攻坚行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9起,调成率达100%,攻克“陈年积案”8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强大震慑,全镇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引领、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受玉米制种亩保产值影响,集中流转土地难度较大,影响“一村一块田”改革,特色产业发展受阻。二是文明创建力度不够,五星文明户和文明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三是三个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补助资金不多,项目少,进展慢。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工作统筹谋划,加强项目统筹安排,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持笃行不怠韧劲,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全力以赴抓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