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 简体 |
        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政务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 历史规划

        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民政局关于全县民政工作“十一五”总结及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报告

        索引号
        620723028/2022-00177
        发文字号
        临民发〔2010〕167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民政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7-22
        是否有效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大局,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增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抓好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救灾救济等民生保障,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高效能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

        1.城市低保制度日趋完善。健全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严格执行政策,及时纳入或清退低保对象,保证了低保对象的准确性。积极落实临时物价补贴,连续5年完成了城市低保10%的提标任务,低保标准由06年的157元提高到209元,至目前,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062户,4301人,五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260.8万元,人均补差99元,临时物价补贴809.5万元,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实行社会化发放,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2.农村低保制度逐步规范。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考察论证,借鉴城市低保工作经验,制定出台了《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从2007年1月起开始实施农村低保,保障了农村特困家庭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制度逐步完善,操作程序逐步规范,至目前,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65户,7469人,占农业人口的5%,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68元,四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436.1万元,实行了社会化发放。

        3.五保供养政策落实到位。五保供养对象由2006年的237人增加到目前的605人,其中:集中供养161人,分散供养444人,供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2500元和每人每年2000元,五年累计增加五保对象368人,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42.5万元,切实保障了五保对象的衣、食、住、医、葬,使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五保供养模式,于2007年率先在全市修建了一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中心敬老院,目前入住五保老人100人,极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认真组织开展帮扶敬老院活动,由两办下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帮扶内容和要求,全县55个单位与7所乡镇敬老院和县中心敬老院结成帮扶对子,单位行动积极,帮扶措施有力,极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和敬老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取得明显成效。

        4.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全面实施。认真组织实施《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和《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城乡低保制度与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的衔接,救助水平逐年提高。自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以来,共救助城乡患大病群众2015人,发放医疗救助金532万元,人均救助2610元,为729名城市低保一、二类人员缴纳医疗保险个人负担费用1.3万元,为2026名农村困难群众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用11.6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制定出台了《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实施分类救助管理方式,对各种原因造成临时性困难的低保边缘人员实施临时性生活救助,至目前,共救助1256人,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62.8万元,人均救助500元

        5.救灾救济和防灾减灾工作扎实开展制定出台了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救灾通信网络和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建成了县体育广场等应急避难场所7所,5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1座,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五年来,共下拨各类救灾资金859.5万元,救灾面粉475吨,救助灾民10165人,妥善安置了灾民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深入开展“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大型展板12幅,在县中心广场悬挂防灾减灾宣传图片160多张,普及灾害自救互助知识,努力营造全民共同关注防灾减灾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成立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爱心超市,为34名城市困难群众免费发放生活用品。筹备成立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慈善协会,接收慈善捐款74万元,累计救助城乡孤老、病残家庭、困难学生、受灾群众635人。

        二)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完成了第六次村民委员会和第三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创建和谐示范社区活动为载体,加大城市社区建设力度,协调解决东关社区办公用房100平方米,为每个社区解决办公经费1万元,配备电脑1台,指导社区开展居民自治,巩固和加强了凝聚力强、服务功能完善、自治水平较高的覆盖全县城镇居民的群众基层自治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培训。2007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按照先行试点、分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分批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目前已有25个村成立了农村社区。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加大“一法一办法”的宣传力度,指导各村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村务公开工作,编制村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内容,村务公开率达到了100%,获得“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称号。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

        1.双拥创建工作迈出新步伐。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县上专门召开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动员大会,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制作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示牌30块,双拥专题片1部,双拥画册1本,在县公务网开设临泽双拥信息,全县创建双拥模范县氛围浓厚,争创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每年春节、“八一”及国庆期间,县上四大班子领导深入部队及优抚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五年共投入走访慰问经费92.5万元,进一步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军地双方互办实事27件,投入资金5.6万元,建成军民共建养殖基地3处。通过双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有5个单位和3名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军分区的表彰奖励。

        2.优待抚恤政策落实到位。按照政策规定,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及时足额实行社会化发放。五年来共为498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资金625.6万元。研究制定了《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为优抚对象每人每年发放门诊医疗补助200元,在乡16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逐步提高,由2006年的2500元提高到5116元,达到了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五年累计发放义务兵优待金325万元

        3.安置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五年来共接收退伍军人492人,其中:城镇40人,农村441人,转业士官12人。积极引导和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举办退役士兵创业技能培训班三期,免费培训退伍士兵97人。目前,已通过自谋职业安置27人,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38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1人,介绍安置到酒钢公司3人,12名转业士官已由人社部门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待安置期间的城镇退役士兵全额享受城市低保

        (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不断加强。

        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地名数据库录入工作和县区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工作;筹措资金15万元,在城区制作设置标准地名标志牌35块;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根据省、市民政部门对婚姻登记进行集中办理的要求,今年撤销各乡(镇)婚姻登记站,在县城设立婚姻登记处,81日起实行婚姻登记集中办理。五年累计办理结婚登记4875对,离婚登记194对,补发结(离)婚证65对;实施“爱心希望走进甘肃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救助活动”和“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先后组织26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赴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组织16名患疝气儿童赴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待审批后于明年免费进行手术治疗;进一步规范新社会组织审批备案程序,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工作的检查指导,增强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社会组织的带动辐射作用。至目前,全县登记注册各类新社会组织77个,已成立尚未登记注册的7个,全县95%的农户加入了各类新社会组织。

        (五)殡葬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不断探索殡葬改革的路子和方法,严格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殡葬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公墓区管理暂行办法》,使殡葬工作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成经营性公墓一处,吊唁厅一处。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公墓区建设的投入,制定公墓区总体规划,先后投资30万元对公墓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平整道路800米,打井一眼,衬砌引水渠770米,使公墓区服务性能进一步提升,方便了群众祭祀。

        (六)老龄事业不断得到提高。

        认真开展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建全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程度,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五年累计为649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积极开展“重阳节”慰问老年人活动,由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带队走访慰问老年人,五年来共慰问58人,发放慰问金1.9万元;开办老年大学,开设音乐、舞蹈、书法三个班,丰富老年人生活;加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修建门球场3处,组织老年人参加全市门球比赛,获得较好成绩;积极开展城乡特困老年人救助行动,累计为959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35万元。

        (七)基层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逐步开展。

        2009年按照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提请县政府批转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投入资金24万元,先后建起6个乡镇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办公室,配齐了工作人员,统一配备了办公室设备和档案柜,完善了工作制度,使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得到加强。新建民政局办公楼836平方米,配备办公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民政工作环境,为民政工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加速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树形象,营造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浓厚氛围,树立了民政部门亲民、爱民形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活动、“正风肃纪、治庸问责”主题作风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把各项活动的开展与民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双亮双争”贯彻于民政工作中,从班子到个人都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修订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工作undefined,工作纪律明显加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民政工作科学发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及时与承办单位衔接沟通,提出办理方案,按规定时限予以办结。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2件,办理转办36件,接待上访群众860多人(次),均按照政策规定,据实进行了处理和答复。

        (九)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1.养老服务项目争取到位。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按照省市发改、民政部门的要求,积极立项争取建设中心敬老院二期项目,已获批准,同意建设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投资263万元的中心敬老院老年人供养楼,其中:中央扩大内需资金18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工作,计划年底动工修建,明年底投入使用。

        2.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维修改造项目顺利完工。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纪念设施保护改造项目根据省发改委批准的项目建议方案和市发改委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于2009年7月开始施工,11月份全部完工,实际完成投资370.42万元,其中:中央国债投资2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9万元,陵园自筹资金11.4万元,翻新改造亭、碑、墓、馆3400平方米,现正在申报验收中。

        3.烈士陵园两馆布展和大门建设全部完工。一是对红西路军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梨园口战役纪念馆运用雕塑、沙盘、图片、展板、实物等多种形式完善了陈展,更新制作展板190块,两馆共完成投资80万元,目前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已向广大游客开放参瞻;二是结合全县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整体规划,先后投资160万元改建、扩建了陵园大门及广场,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广场面积增加到600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工;三是新建蓼泉中华苏维埃bt365验证不通过_365bet官网下载_365bet体坛即时比分政府遗址纪念亭一座,对新华三道柳沟、梨园口、汪家墩碉堡和缪家屯庄总指挥部等遗址予以保护,完成投资40万元;投资20万元修建临时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以上项目的建成,彻底改变了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外观整体形象,提升了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的品位和档次。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殡葬工作发展缓慢,公墓区存在乱埋乱葬现象。由于我县殡葬基础设施滞后,政府无资金投入,只有一处90年代修建的殡仪馆由县医院管理,承包给个人经营,因服务功能不完善,收费不合理,造成个别居民在城区搭棚祭吊,严重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因公墓区规划较晚,部分丧户依法埋葬意识不强,乱埋、乱葬、超占墓地现象时有发生,殡葬管理执法机构没有成立,依法治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是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因烈士陵园去年已列入国债项目,工程超预算完工。今年按照县上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新建了陵园大门及广场,因争取资金没有渠道,建设资金全部为负债,制约和影响了陵园建设和发展。

        三是维稳工作压力较大。近年来,国家逐步提高了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使部分不符合优抚政策的复退军人心存不满、互相攀比,致使复退军人不断到县民政局或集体到县、市,造成不良影响。我局在信访维稳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对信访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解释说服的同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达不到上访人员要求,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

        四是社会工作人员缺近年来,上级部门加大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但基层对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员的概念模糊,参加专业培训和资格考试的意识不强,加之社会工作量大面广,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发展需要。

        三、“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双拥优抚安置改革,大力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注重改革创新,促使民政工作从传统工作方式向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转变,实现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的跨越。 

        四、“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建全完善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2.切实做好五保供养工作。严格执行提高后的五保供养标准,足额列支五保供养资金。加强县、乡镇敬老院管理,推进关爱老年人、帮扶敬老院活动,使县直及省市驻临单位结对帮扶敬老院活动更加富有成效。逐步完善县、乡(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使入住老人安度晚年。

        3.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建设。建全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落实配套资金,扩大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适时提高救助标准,缓解患大病群众和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困难。

        4.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和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制度。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建设、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和灾害信息评估工作体系建设,广泛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完善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使社区服务走上社会化发展道路,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服务站建成率达到90%以上,社区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临泽打下良好基层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提高村民知晓率,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5%,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9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拥军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智力拥军、行业拥军和社区拥军等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力争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验收,营造支援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每年按一定比例列入预算,建成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新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新社会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加大行政区划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行政区划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规范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提升城市品位,建设新型农村,为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完善公墓区各项服务设施,满足群众悼念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机制,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五)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

        完善老龄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十二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乡(镇)敬老院4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20张以上。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到“十二五”末,城市、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1000年。

        (六)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加强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培训,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村)、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基层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民政事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鼓励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和考试,提高民政工作专业化水平,为民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探索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争取成立1家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协助政府开展社会管理、救灾救济、老年福利等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增强创先争优意识,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县民政工作协调快速发展。

        (七)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

        1.中心敬老院老年人供养楼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做好中心敬老院老年人供养楼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及监理单位,争取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11年年底投入使用。

        2.积极申报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科学编制烈士陵园总体规划,积极申报立项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256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东、西两个博物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设备,投资1500万元;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及军级以上领导人铜像15座,投资450万元;题词碑林建设,投资150万元;给排水设施160万元。计划于2015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3.新建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敬老院。积极争取立项,修建一所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容纳200张床位、投资1200万元的综合福利服务中心,不断满足城市老年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福利服务需求,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新建3所乡镇中心敬老院,每所建设面积600平方米,设置床位30张,投资50万元,共计150万元,计划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4.新建殡葬服务设施。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新建殡仪馆一所,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其中:主体工程5000平方米,框架三层结构;吊唁厅工程600平方米,框架一层结构,计划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

        返回顶部